陳伯陶(1855-1930)為書樓成立之初講學太史之一。字像華,一字子礪,另署勵道人,廣東東莞人。幼時隨父陳銘桂讀書於羅浮山酥醪觀,曾注籍觀中,後為陳澧學生。陳氏通醫術、地理,善畫,工書法,以楷體見長。光緒十八年(1892),殿試一甲第三名(探花),授翰林院編修、文瀾閣校理、武英殿協修,曾任雲南、貴州、山東等省鄉試副考官,授江寧提學使。後歷官國史館協修及總纂、江寧提學史、署江南布政使等中央地方要職。[1]甲午戰爭起,奉命到南洋偵察英國人助日本之虛實,光緒三十二年(1906)派往日本考察教育。任國史館總纂時曾參與擬定《擬增輯儒林文苑傳條例》共二十一條,任署江南布政使期間又曾改革賦稅解制度問題及與英方商定「禁煙之約」。[2]
辛亥革命後,於1913年2月,移居香港,並至九龍官富場,自號「九龍真逸」,署所居曰「瓜廬」[3]。初隱九龍後,陳氏即發起憑弔宋王臺之舉,並作〈九龍宋王臺新築石垣記〉,刻於山坡建亭上,又為表示心繫清朝,常與其他遺老酬唱於宋皇臺,並在1917年把其作品刊為《宋臺秋唱》。[4]1923年,與同為書樓創辦人賴際熙等同籌建學海書樓,即使隱居九龍,亦常「欣然渡海,登壇說經」[5],講學內容主「講述經義,有關世道民心,多所啟導」[6]。陳氏藏書豐富,有贈書書樓之舉。[7]
陳氏著作甚多,計編《東莞縣志》九十八卷(附《沙田志》四卷)、《明季東莞五忠傳》二卷、《增補陳琴軒羅浮志》十五卷、《孝經說》三卷、《袁督師遺稿》三卷,《瓜廬文剩》四卷,又著遺民錄以表忠於清朝,有《勝朝粵東遺民錄》四卷、《宋東莞遺民錄》二卷,尤以《東莞縣志》和《勝朝粵東遺民錄》為學界推崇。[8]
[1] 廣東省政協,文史資料委員會編:〈學海書樓人物錄〉,《香海傳薪錄—香港學海書樓紀實》(北京:中國文史出版社,2008),頁296。
[2] 有關陳伯陶任國史館總纂及江南布政使之政績,見李緒柏:《陳伯陶評傳》,頁123—128,159—165。
[3] 「瓜廬」既有居處簡陋,也有借東陵侯自況。李緒柏:《陳伯陶評傳》,頁179。
[4] 李緒柏:《陳伯陶評傳》,頁181。
[5]〈癸卯(1903),甲辰(1904)科同人敘於香港學海書樓〉,載鄧又同編:《學海書樓主講翰林文鈔》(香港:香港學海書樓1991),缺頁。
[6] 見鄧文同編:〈陳伯陶太史事略〉,《學海書樓主講翰林文鈔》,頁1。
[7]如他給〈賴際熙信〉說:「送上張寓荃(按:豫泉,名張其淦[1859-1946],廣東東莞人,清末知縣,官至安徽提學使。辛亥革命後,在上海隱居。)所著《老子約》三本,請存書樓二本…荔坨親家足下。弟陶。」見鄧又同編:〈學海書樓講師陳伯陶太史(探花)墨跡〉,《香港學海書樓講學錄選集》(香港:成記印刷有限公司,1990),頁9。
[8]廣東省政協,文史資料委員會編:〈學海書樓人物錄〉,《香海傳薪錄—香港學海書樓紀實》(北京:中國文史出版社,2008),頁29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