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光樾

岑光樾(1876-1960),為書樓成立之初講學太史之一。原名孝憲,字敏仲,號鶴禪、鶴壽,道號圓靜,廣東順德人。十五歲師從大儒簡朝亮(1851-1933)。光緒二十五年(1899)己亥科攷,古學歷史第一,院試冠軍,補邑庠生。光緒二十七年(1901)中舉人,光緒三十年(1904)甲辰恩科會試,中式第三十二名貢士,殿試二甲第廿四名,賜進士出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授翰林院庶吉士。光緒三十二年(1906)奉派赴日本,入讀東京法政大學,光緒三十四年(1908)卒業歸國,授翰林院編修,並賞侍講銜。宣統元年(1909)授奉政大夫,嗣升通議大夫,歷任國史館協修、纂修、實錄館協修等職。次年任庚戌考試舉貢襄校官。[1]辛亥後,岑氏攜眷移居香港,嘗至羅浮山問道於陳伯陶,後自號圓靜道人,後又自號「鶴禪」。

1925年,應賴際熙之邀至學海書樓講學,「主講經史,宏揚儒學」,以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為主,闡揚孔孟之道與《春秋》微言大義。[2]次年,受聘於新創辦之香港官立漢文中學(今金文泰中學),兼漢文師範日夜校講席,1938年退休。是年秋,任西南中學文史教員。1945年,離港避居故里,於順德芥舟祖祠設帳授徒。1947年返港,創辦私立成達中學於港島軒尼詩道,並自任校長,為撰成達中學校歌。因求學者眾,遂於次年在洛克道增設分校。[3]

岑氏擅書法,字體端莊秀麗,能作擘窠大字,有聲於時。工詩,擅寫對聯,在香港利舞台、保良局及東華醫院等建築物,留下不少楹聯墨寶。著有《鶴禪集》。[4]

[1] 鄧又同編:〈岑光樾太史事略〉,《學海書樓主講翰林文鈔》,頁107。

[2] 鄧又同編:〈岑光樾太史事略〉,《學海書樓主講翰林文鈔》,頁107。

[3] 廣東省政協,文史資料委員會編:〈學海書樓人物錄〉,《香海傳薪錄—香港學海書樓紀實》,頁302。

[4] 鄒穎文:《翰苑流芳:賴際熙太史藏近代名人手札》,頁103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